总会新闻
成就川商 繁荣家乡
点击关注,记得“星标”哦。
在这里看见川商
11月30日下午,川商大讲堂第三季第19期在川商总会党建馆举行,本期特邀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西部大区数字化业务总监毛惠平带来《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赋能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主题分享。
毛惠平围绕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趋势、中小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两大板块展开分享。毛惠平表示,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好了解自身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和目标,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从而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希望川商企业通过与专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合作,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实现转型发展。
以下根据毛惠平的分享整理:
今天主要分享两个话题,一是结合西门子推出的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分享现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趋势?二是以新的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为标准,如何来赋能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的转型?
怎么来认识智能制造转型带来的实际影响?可以从这几个维度来理解。先进制造。“十四五”期间,制造强国仍将是主线,制造业总体走向先进制造业,包括增材制造、人工智能、工业5G、边缘计算等。“双碳”。双碳目标下,对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国家大力推进工业环境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企业而言,则要加强精益化和数字化生产,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做“双碳目标”的先行者。面对劳动力短缺。当前,我们缺乏有经验的劳动力,需要具有数字化素养的专业人才引领创新,要摆脱“人海战术”,进阶为“人机组合集团军” ,全面实现人效优化。创新,不再复制已有的设计,而是大力创新自己的产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增加机器出口量。企业则要培养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引领各行各业的技术革新。
根据麦肯锡的资讯,在全球范围内,预计智能制造将带来1.2万亿美元至3.7万亿美元的年度经济收益。其中,电子、石油化工及采矿、消费品、食品、制药,这五个行业通过采用工业4.0的要素,已经实现了10%至50%的生产力提升,并将整体设备效率提高了10%至20%。未来的制造业数字化市场依然巨大,值得去深入探索和挖掘。这才是智能制造转型带来实际意义。
我们一直说数字化带来很多收益,提高生产力、可持续性等等,但智能制造转型难度很大,不易成功。70%的数字化转型面临失败,仅有16%的数字化项目提高了绩效。缺少扩展的人才或知识体系、扩张的成本高、没有短期效果、难以证明商业价值、自动化与信息化断层、产业链企业协同不足等问题,是很多企业智能制造转型从试点走向规模推广面临的现状与障碍。
西门子不断壮大数字化赋能生态系统,可为流程工业、离散工业或混合行业提供数字化升级服务。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我们要制定合理的目标。
规划级:企业应开始对实施智能制造的基础和条件进行规划,能够对核心业务(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进行流程化管理。
规范级:企业应采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手段对核心装备和业务等进行改造和规范,实现单一业务的数据共享。
集成级:企业应对装备、系统等开展集成,实现跨业务间的数据共享。
优化级:企业应对人员、资源、制造等进行数据挖掘,形成知识、模型等,实现对核心业务的精准预测和优化。
引领级:企业应基于模型持续驱动业务优化和创新,实现产业链协同并衍生新的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
西门子集成实施Portfolio,是企业数字化实施解决方案。它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多元化的授课方式,以围绕制造企业核心价值链为出发点,全方面优化企业组织架构,提供人才培养,针对不同能力需求不断更新的知识模块,全方位满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此外,西门子集成实施Portfolio特别关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增长和繁荣。
监制 | 唐俊
审核 | 赵波
责编 | 白雪 王泓予
高端绿茶领导者品牌竹叶青
邀您共赏川商风采
媒体合作 | 13540010045(微信同号)
品牌合作 | 1588229396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