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新闻
成就川商 繁荣家乡
点击关注,记得“星标”哦。
在这里看见川商
为了帮助广大市场主体更好看懂政策、吃透政策、用好政策,7月14日起,由省市场监管局(省民营办)、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主办,川商总会、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的“2023四川助企纾困政策解读”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并将连续开展多场专题解读,为市场主体答疑解惑。
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尚进介绍了“1+2”政策中,关于加大对行业协会商会的培育扶持和监督管理,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为民营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方面的情况。
尚进介绍,民政厅近期开展了行业协会商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调研,深入到省内5大经济区9个市,召开专题座谈会12场,走访主管单位、行业部门和行业协会商会等120余个,并前往广东省调研先进地区行业协会商会运行和管理情况,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为系统研判、政策研制奠定了基础。近期,还将在16个行业协会商会设立观察点,开展社会组织协商、团体标准示范创建、建立民商调解制度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创新试点工作,进一步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人社厅就业服务管理局失业保险处副处长谭言纬重点介绍了四川今年在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的相关情况。
谭言纬介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的返还对象为在我省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申请企业需要在2022年参加失业保险足额缴费满12个月且无历史欠费。返还比例方面,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按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谭言纬强调,单位收到稳岗返还资金后,主要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职工生活补助、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稳定就业岗位相关支出,不得挪作他用。
住房城乡建设厅建筑管理处处长陈富贤围绕“1+2”政策中“建立完善招标文件编制负面清单”“对民营建筑企业以联合体方式承接的工程项目业绩予以认可”“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替代现金缴纳投标、履约、工程质量等保证金制度”等5条举措,介绍了相关出台背景与作用。
陈富贤表示,上述政策主要是对涉及负面清单内容的主体,不得参与投标活动,增加其违法成本,从制度上遏制围标串标等不良行为,正向激励诚信经营,促进建筑市场秩序良性向好。我省轨道交通、机场港口、铁路等重点领域投资较大,项目不少,但投标中标门槛较高,很多都需要类似业绩作为前提条件。通过鼓励民营建筑企业与央企、国企组建联合体承接工程并对相应业绩予以认可,既能有效填补民营建筑业企业在相关领域业绩空白,又能锻炼我们自己的队伍,促进民营企业整体实力提升。民营建筑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生产经营负担较重的问题,特别是现金流压力,通过推行工程保证担保、保证保险等非现金方式缴纳保证金,可有效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二级调研员杜小清对促进社会办医发展、诊所实行备案管理、强化社会办医监管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杜小清介绍,我省从2008年开始陆续印发了8份文件,分别从激发社会办医投资活力、改进社会办医金融服务、提升社会办医竞争实力、降低社会办医运营成本等八方面推出26条政策措施。比如,我省建立了社会办医等级评审绿色通道,符合等级评审条件的可直接开展评审,无需进行级别变更。允许按三级医院设置和达到三级医院基本标准的社会办医冠名“四川”。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公共配套待遇,医疗服务、药品和耗材执行政府规定的相关价格政策。另外,从2023年开始,诊所由行政许可改为备案制,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主管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 对材料齐全且符合备案要求的予以备案,当场发放诊所备案凭证。
此外,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蒋静回答了关于四川教育系统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现场提问。省市场监管局(省民营办)民营经济发展处副处长胡英现场回答了个体工商户代表的提问。
问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教育支撑。目前,四川教育系统在服务支撑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一是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我厅与经济和信息化厅、财政厅、科技厅四部门联合开展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计划投入20亿元分批打造50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目前已立项35个,通过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打造集实践教学、生产服务、技术研发等为一体的产教融合技术创新服务平台。2022年,我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五部门在泸州召开全省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现场推进会,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全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推动高校科研与生产结合、与市场需求结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协同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服务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省高校以技术转让方式转化科技成果1814项,其中转化到民营企业1091项,占60%。
三是支持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发挥好重大人才计划引领作用,统筹做好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项目推荐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四川省支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奖励办法》《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四川省支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等政策文件,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制约高校发展,特别是民办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若干针对性措施,民办高校高层次人才总量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凸显。
四是支持民营企业稳岗扩招。在推动出台“稳就业十五条”“促就业创业十三条”等政策措施基础上,最近,配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持续做好政策保障。同时,深入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一线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广搭就业平台,举办四川省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等,引导和鼓励毕业生积极到民营企业就业创业,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问
民政厅在促进商协会发展,助力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方面,都有哪些政策举措?
近年来,我省出台了《全省社会组织赋能聚力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去年又印发了《关于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助力经济稳定发展的通知》,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
一是开展集中宣传,助力企业知晓助企纾困政策;二是组织调查研究,助力企业反映诉求;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企业信息共享;四是开发就业岗位,助力企业促进就业;五是办好实事好事,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在服务企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行业自律、制定团体标准、维护会员权益、调解贸易纠纷等方面,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联系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
问
企业如何申请稳岗返还?
我省今年主要采用“免申即享”模式,参保单位无需提供申请资料即可享受稳岗返还政策。具体步骤:
1.省就业局对2022年度全省失业保险参保单位进行大数据比对,按照申领条件,筛选符合条件的单位。
2.参保单位登陆“四川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上办事大厅(http://scejy.sc91.org.cn)”,在“法人服务”的“稳岗返还确认”模块中进行单位的基本信息、对公账户信息、返还金额、联系人及电话号码等信息进行确认。也可到失业保险经办服务窗口进行信息确认。
3.如果单位在四川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上办事大厅没有需要确认的信息,可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或者失业保险经办服务窗口进行申请。
4.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对信息确认和申请通过的单位,进行稳岗返还审核、公示、拨付。
问
我是个体工商户,据我了解目前全省正在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请问如何将活动与《关于进一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若干措施》相结合的?
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各项稳经济、促发展政策措施,有效减轻了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压力,但由于缺乏直接精准的信息送达渠道,个体工商户无法及时了解,存在对政策文件解读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我们开展“服务月”活动,就是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若干措施》,尽可能地扩大参与面,动员各相关部门和全社会,聚焦广大个体工商户困难和诉求,广泛宣传、推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本届“四川省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的主题为“精准服务、优化环境、提升质量”,以贯彻落实《若干措施》的重要内容为活动重点,具体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是持续推动个体经济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宣传涉及登记注册、普惠金融、创业就业、权益保护等方面政策措施,扩大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
二是提升服务效能助力政策快享直达,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引导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残疾人等群体通过个体经营实现有效就业创业。
三是着力抓好优惠政策效果评估分析,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探索实践,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四是深化调查研究推动活动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和商会协会作用,通过上门访谈、集中座谈、调查问卷、服务热线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走访调查,加强数据监测分析,形成问题清单和调研报告。
监制 | 唐俊
审核 | 赵波
整理 | 白雪 王泓予
世界名酒五粮液邀您共赏川商风采
媒体合作 | 13540010045(微信同号)
品牌合作 | 1588229396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