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新闻

成就川商 繁荣家乡

从天府之国到黄浦江畔 川商对话沪商共谋发展
2022-11-03 23:06:28

点击关注。这里是川商

在连续三天的专家授课、企业参访学习后,川商创新驱动发展高级培训班迎来了特别的一课。

11月2日下午,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主办,川商总会、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上海市四川商会协办的“从天府之国到黄浦江畔——川商·沪商圆桌会”成功举办。80余位四川企业家代表、在川创业的沪籍企业家代表、上海本地企业家代表和在沪创业的川商代表相聚一堂,交流学习。
从天府之国到黄浦江畔,一条长江把四川和上海紧密相连。此次川商组团来上海学习取经,与沪商面对面交流,增进情谊、共话发展。
对话围绕四个主题展开,歌斐资产创始合伙人、董事长殷哲,成都赛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惊涛,上海老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书画家陈卫家,上海市四川商会监事长、国金证券顾问邹川四位嘉宾就川沪两地的人文风俗,产业发展机遇,商帮文化共性与差异以及未来合作发展方向四个主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上海市四川商会执行会长、上海轻舟投资集团董事长钟映松致辞表示,疫情虽然减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度,但是阻挡不了川商向上向好发展的势头。今天,川沪两地企业家在此对话共谋发展,既是两个商帮之间的交流,也象征着川沪两地经济社会的一种互动。上海川商是全国川商的窗口,要锐意进取,踔厉奋发,为川商品牌在新征程上的飞跃发展贡献力量。

川商总会副会长、成都精准混凝土总裁陈雪琴代表全体培训班学员致辞。陈雪琴表示,感谢省委组织部提供的学习平台,有机会与沪商交流对话。上海是一座优秀的城市,孕育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四川当前的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下蕴含着诸多机遇,作为四川本土企业家代表,诚挚邀请大家到四川看一看,与四川的企业家交流沟通,共同助力川沪两地经济社会发展。

圆桌对话:从天府之国到黄浦江畔

四川与上海的地理、语言、文化习俗有所差异。共饮长江水的川商、沪商共同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发展,拥有对商业文明和事业发展共同的憧憬,怀揣着同样的中国梦,肩负着同样的责任与使命。

关于两地的人文风俗、产业机遇、商帮文化,对话嘉宾们开怀畅谈。

成都赛普能源董事长

张惊涛

歌斐资产创始合伙人

董事长 殷哲

上海老街投资集团董事长

书画家 陈卫家

上海市四川商会监事长

国金证券顾问 邹川


Q1:对四川、上海两地的人文风俗有怎样的印象?


四川是天府之国,物饶丰富,川菜美食世界闻名,现代餐饮水平相当高。四川人风趣幽默,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之前有句老话叫做“少不入川”,实际上现在四川的节奏也不慢,只不过在四川丰富的美食、美景调剂下,容易被人误解。

上海是沿海国际大都市,往往接收到最前沿的信息,各地商贸人才在这里交汇,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上海人注重细节,给企业极强的安全感,能吸引企业在这里落地扎根。

Q2:川商、沪商两个商帮之间有哪些共性与差异?


川商性格豪爽、勤劳务实,沪商创新力强、国际视野突出。

身处内陆的川商,要走出盆地敢于迎接挑战;身处国际前沿的沪商,要善于在内陆中发现机遇。

川商、沪商都是我国民营企业家的一股重要力量,有各自特点也有共同使命。川商沪商之间的交流合作,一定能共创出更美好的未来。

Q3:川沪两地企业如何携手合作,共同迈步新征程?


产业的合作。上海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一批制造业需要外延,同时新的服务业、数字经济等产业需要更多的试点,四川能和上海形成产业的延伸,产业互补。四川有非常大的潜力和能力来承接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的溢出产业,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产业迭代和升级。
人才的合作。四川和上海都具有极强的留住人才的能力。不论是海外留学回国的科技人才,还是国内顶尖学府的高校青年,都在关注四川、上海两地。两地可以加强人才间的交流合作,共同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活动最后,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副院长高华声致辞,希望学员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有效的内容,同时为大家提供一个梦想平台,让大家彼此欣赏、彼此成就。

嘉宾代表、学员代表上台献上祝福


世界名酒五粮液邀您共赏川商风采



媒体合作 | 13540010045(微信同号)

品牌合作 | 1588229396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