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新闻

成就川商 繁荣家乡

智改数转、管理升级、绿色低碳...川商产业转型华丽蜕变 | 川商喜迎二十大特别策划
2022-10-20 22:53:57

这些年来,新技术变革日新月异,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兴产业不断更迭,如何抢抓新时代赋予的机遇而率先抢占市场高地,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以冲出逆境跨越周期,实现高效、绿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企业必须破解的问题。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已不是企业的“选择题”,而是关乎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答题”。

川商,在探索转型发展的路上,从未停歇。

近年来,广大川商企业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秉承和发扬“扎起雄起”的川商精神,主动拓新、锐意进取、逆势前行,生产制造、业务转型、经营管理、绿色发展等全方位升级加快成势,取得阶段性成效,部分企业已形成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转型标杆。

技术转型:

以数字化技术升级为核心驱动,实现智能化、智慧化生产

川商企业中很大一部分群体从事基础农产品、商品贸易、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为实现要素驱动发展换挡升级,川商企业攻坚克难,突破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带来的层层障碍,将技术升级与设备更新作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对生产制造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

作为中国农牧企业的领军者,新希望大力发展数字化,通过打造饲料数字化工厂试点,建设数字化粮仓,探索无人或少人化智慧养殖,实现良性持续发展,引领农牧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在数字化粮仓方面,增加物联网技术对粮仓实时监控,采集粮食温度、湿度、气体浓度、虫害、水分等参数并进行监控,有效防控储粮过程中因蛀蚀、发热、霉变引起的损耗问题。在智慧养殖方面,通过飞书多维表格来创建《点检表》,猪场点检员可在手机上点检,相比传统点检模式,周期缩短了50%。新希望除了自身发展,还尝试用生物科技和数字化养猪、做产品,推动行业发展。

今年5月,由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7亿建设的“新津智能猪场”举行隆重剪彩仪式,即将引进首批猪只,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培训、参观、环保、安全于一体的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聚落式发展的综合性养殖基地,也是全国首个种猪生产与种猪培育楼房式一体化猪场。

环控一键智能化操作的养猪设备

同样致力于食品生产的广汉市迈德乐食品有限公司,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前后经历了食用牛油机械化生产、工艺技术革新、全自动化集成生产的过程,实现了从生脂肪到包装成品全链路的自动化生产。目前,该条产线平均每天可处理生脂肪400吨,年产能可达8万吨产品牛油。单班仅需10个工人,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农产业中,大量自动化、智能化手段被应用。而在茶行业的前端生产中,也可以看到,古老茶业的生产和饮用方式正在被重新定义。竹叶青的窍门就是用科技改变传统制茶方式,同时又将古老的制茶工艺融入到现代科技之中。采用高效快速杀青、高温快速提香、精准水分控制、低温冷冻保鲜等五重锁鲜科技,解决了传统手工作业断断续续,且靠制茶师感觉来掌握和控制火候、时间的问题。

竹叶青制茶工艺

业务转型:

固本传统产业,拓展新兴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在新形势下,依靠基础资源、基础人力发展的业务模式显然走不通。农业、建筑、建材、地产等代表了大批川商企业的传统主营业务。川商企业在扎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一边深耕传统业务,一边寻求转型升级的新业务拓展,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作为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代表,通威集团在水产饲料行业持续领跑的同时,从农业切入光伏赛道,从产业链基础段跃升到技术含量最高的硅料环节,站上全球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片“双龙头”地位。目前,通威高纯晶硅产能已达到23万吨,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一;太阳能电池片产能超过50GW,已连续6年成为全球产能规模和出货量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太阳能电池企业。

通威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

近年以来,楼市调控手段全面升级,整体开发市场规模缓慢收缩。对房企而言,维持原有业务模式,很难开启新的增长动力。朗基集团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指引,坚持“复合地产”发展战略,逐步探索多元化业务进军康养市场,开发出以田园康养CCRC社区等为代表的康养业态。

在传媒行业里当买报刊的人越来越少,手工广告逐渐升级为数字化广告。新潮传媒抓住技术变革带来的窗口期,深耕社区数字化电梯媒体,凭借创新性的梯内智能屏进入了梯媒赛道。从西部到进军北上广深,再到布局全国,新潮传媒创立9年,终于站稳了中国社区数字化梯媒第一。2022年,新潮传媒连续第四年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

管理转型:

创新管理升级,实现企业现代化治理

随着市场与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断发展,催生了企业管理的不断变革,原有管理方法已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川商企业通过全价值链数字化变革,从运营模式、决策模式、管理模式到企业文化的全过程进行探索实践。在销售和研发环节利用数字化手段增加收入,在采购、制造和支持部门利用数字化技术降低成本,在供应链、资本管理环节利用数字化方式优化现金流,在企业内部人员制度管理实现数字化精细管理。

作为川酒代表,五粮液紧跟时代步伐,针对白酒行业传统店面货品上线缓慢、资源效率低下、货源难以管控、货架商品不一等系列痛点,采用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等一系列新技术应用,开发进销存、巡店和云店小程序等应用系统,形成了智慧门店解决方案,实现了对体验营销、数字化管理、产品开发、供应链打造等多方面的整体提升,确保五粮液在市场化能力方面持续领先。

疫情爆发后,餐饮行业食材供应链成为了新的竞争力。针对传统餐饮行业原材料供应不稳定性、价格波动等问题,大龙燚从采购、品控、生产研发、质检、验收、物流仓储等整个环节,搭建从产品供应端到中央厨房的完整供应链。除保障自身供应链稳定性外,还为全球合作餐饮品牌3000+门店提供支持。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门,其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转型的成败。明宇集团通过数字信息化工作,升级企业专属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升了管理效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人工成本率,员工在编率及年龄分布等信息汇总,实现可视化呈现。在招聘录用方面,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极大提升人力资源部门组织效能,比如对二次聘用限制,内部推荐奖励制度、招聘推广等,极大提升HR招聘效能。在员工自主学习方面,将岗位要求、职业技能知识、活动重要节点进行汇总,形成岗位知识地图,员工入职可以自主性学习。

绿色转型: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效应

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与资源要素趋紧,要求传统发展模式需要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川商企业积极布局实施双碳战略,在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大力培育和提升自身应对“双碳”目标的能力,为全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诸多贡献,涌现出许多优秀案例。

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在核对设备选型期间,对高能耗的设备都采用变频控制,已达到最佳节能效果。产线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8%。工厂生产废水经无害化处理,90%以上可循环利用。厂区内光伏发电可节省标准煤约142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69吨/年,每年生产的发电玻璃,可节省约2.9万吨标准煤,并减少约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龙华光电薄膜生产线

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通过了工信部第五批“国家绿色工厂”的认定。在整体绿色低碳发展、产品绿色环保设计等方面呈现出几大亮点:第一,光学薄膜材料卷对卷贴合工艺技术,大幅提升行业下游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降低材料使用量和生产能耗。第二,率先推出具备轻量、无毒、环保、易加工等优势的PC+PMMA复合材料,实现对行业内能耗较高的手机玻璃、金属后盖的产业化替代。第三,开发“挤出工序在线边角料回收系统”和“薄膜拉伸工序不良品回收系统”,实现薄膜制备关键工序的零废料化生产。

成都精准混凝土有限公司采用特殊材料,使非钢筋结构混凝土在长效使用过程中自主吸收二氧化碳,并永久封存于结构中,实现碳汇,达到碳中和的作用。同时打造花园式生产基地,实现立体式绿植,进一步吸收二氧化碳,使混凝土会呼吸。

兴隆湖透水混凝土跑道


多联实业在生产“绿色低碳排水管材”上,摒弃传统的含铅稳定剂,采用绿色安全的钙锌稳定剂。通过对挤出模具结构的改造,不仅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物料的流动速率,而且塑化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产品的整体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千川木门净味漆引进日本最新技术,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健康木器涂料,能使VOC大幅降低,没有异味。其产品特点是品质好,附着力强、丰满度饱和、历久弥新,能有效防止划伤,发挥抗菌、杀菌、消臭、净化空气的作用。

以上部分内容根据公开报道资料整理


高端绿茶领导者品牌竹叶青

邀您共赏川商风采



媒体合作 | 13540010045(微信同号)

品牌合作 | 1588229396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