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下的川商
成就川商 繁荣家乡
云南省四川商会党支部
云南省四川商会成立于2008年6月,坚持“服务川商、赋能川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宗旨,践行“包容共进、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发展理念,传承“勇于创新、诚实守信、团结合作、追求卓越”的商会精神。商会先后被评为“爱心商会”、“平安商会”、优秀省级异地商会、“2023年度四川在华南地区优秀商会”,2024年被评为5A级商会和“四好”商会。商会党支部成立于2010年12月,现有在册党员16人、流动党员39名,发展对象2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连续4年被云南省异地商会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被云南省直机关工委评为“规范化示范党支部”,先后有8人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商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政治建会放在首位,坚持党建促会建、会建助党建,以服务会员发展为中心,以建设先进党组织和“四好”商会为目标。
(一)强党建、铸信念,牢牢把握政治引领的正确方向。落实“两个”覆盖要求,2021年设立妇女工作部、2022年设立青年工作部,2018年5月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写入商会章程,2023年6月25日第四届换届后,继续保持并作了具体阐述。目前,正在筹划成立商会工会、妇联和共青团。
(二)抓班子、带队伍,紧紧抓住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商会党支部按期换届,指导会员企业健全党组织,开展好工作;商会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商会秘书长和四川农民工培训暨法律服务云南工作站站长,全过程参与商会重大决策把关,实现商会行政、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双促进。二是建强基本队伍。建立党员个人信息档案,做好组织关系接转,组织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选举良好政治素质、热爱党的工作,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群众工作本领,且党龄较长、工作经历丰富的同志参与支部工作。三是严格管理教育。采取专题学、集中学和个人自学的办法,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活动,参训率100%;组织党员到昆明朱德旧居、贵州四渡赤水纪念馆、云南省博物馆等红色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感悟初心使命;开展书记讲党课、党员讲党课,每年不少于10次;专题学习民法典、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引导党员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四是严格发展党员。把党性标准放在首位,认真把好党员入口质量关,“发展一个、带动一片”,新党员在企业和商会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五是落实评议机制。党支部书记连续3年参加上级组织的述职、述评活动,考核结果均为“好”。党员按程序、按标准认真参加组织生活会,未出现不合格党员。
(三)建制度、强落实,努力提高科学规范的建设水平。一是落实基本制度。坚持每月18日开展主题党日,形成“主题党日+”长效机制、“党建+互联网”智慧创新模式,“牢记誓词、传唱红歌、诵读红诗”成为支部固定动作;把鼓励党员参与乡村振兴、公益慈善和企业走访调研等作为自选动作,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二是开展谈心谈话。认真落实党员思想汇报、谈心交心和党员积分管理公示制度,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方法路子;书记与委员、党员之间广泛开展谈心交心,切实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夯实党员思想政治根基。
(四)重质量、激活力,着力夯实党建体系的基本单元。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基层,深入开展达标创优活动,筑牢战斗堡垒。落实“双服务、双报告、双报到”制度,与云南宁波商会、中信银行、采莲社区等7家单位党组织定期开展联学共建活动。把走访调研服务实践活动作为经常性工作、制度性安排,连续4年深入开展相关活动。
目前,商会内设“一处五部一站”:即秘书处、法律维权部、宣传策划部、经济合作部、妇女工作部、青年工作部,四川农民工培训暨法律服务云南工作站。我们坚持政治建会、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注重党建、会建融合发展,打造商会党建阵地,营造“党员争先进、支部创一流”浓厚氛围,形成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一)坚持党建引领促会建。创造性开展党建“品牌引路”、“方向引领”、“会建发力”、“群团齐上”、“创新发展”五步法,探索实践“1+2+N”联学共建模式,推动“银商共建”、“结对共建”、“党群共建”,落实银企间、支部间、社企间合作协议,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参与社会治理。着力打造“高端资源整合平台”、“创新创业赋能平台”、“社会责任践行平台”,建立“创业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法律服务体系”、“生活服务体系”四个矩阵式服务体系,找准服务大局、服务企业的结合点、着力点。
(二)加强领导力量促发展。始终把牢商会领导班子建设“牛鼻子”,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注重商会班子成员凝心铸魂、强化责任担当,提升班子领导力。一是抓选配。在商会换届和年度重点工作中,把有爱心讲奉献、有实力能担当、能创新善谋划的企业家,推选担任核心班子成员,选准配强部门负责人。二是抓学习。选送商会领导到高校学习培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升格局。三是抓履职。明确职责定位,以会代训,培育和引导商会主要领导科学决策、民主办会的能力素质,逐步完成从“企业家到社会家的角色转变,从个体角色到公共角色的转变,从创造利润到社会价值的转变,从个人拍板到公共权利的转变”4个转变,提高班子成员驾驭商会建设能力。
(三)提供精准服务促进步。我们把“助力创业者健康成长,助推创业企业健康发展”作为商会工作的两大使命任务,打造会员合作平台,推动务实合作发展。一是深入走访调研。开展走访调研服务实践,察实情、访民意、出实招、办实事,解决会员企业“急难愁盼”事,克服后疫情时代经营难题,推动会员企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每年开展不少于50次“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会员实践活动,对企业提出的发展难题进行梳理、分析、研判,给出意见建议。仅今年已召开不同形式的省市川(渝)籍秘书长沙龙活动、经验交流会、企业推介会10余次,倡仪在滇川(渝)商会加强交流、合作共赢。二是实时政策分享。加强与川滇两地党委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和传达助企纾困政策,为20多家企业解决融资难、招聘难、维权难等问题,帮扶企业稳定发展。三是争取金融支持。与中信、民生、富滇银行,中瑞岳华税务师事务所等多机构建立联系机制,组织金融讲座和银企结对共建,为会员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提供金融发展支持。四是发布信息支撑。充分发挥“云平台”、网站、公众号、微信群等信息平台作用,发布时事政治、法律法规、行业动态、商贸展会、市场供需、人才招聘、招商推介、企业动态等方面信息1000余条。五是提供维权服务。发挥商会律师顾问团作用,每月安排专业律师值班,定期在商会提供“法律问诊服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典型案例剖析和维权疑难问题解答。
我们致力于建设“激情川商”、“活力川商”、“有为川商”、“和谐川商”,以高水平的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商会持续五年开展在滇川籍农民工技能培训和慰问活动,向云南石屏县捐赠10万元现金,购买四川美姑县6万元爱心礼包,向昆明东川区捐赠38万元扶贫资金,持续为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技能培训;通过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开发等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与云南楚雄州武定县签订乡村振兴帮扶协议,向云南武定县捐赠一批价值308万元的医疗器械,3次赴四川稻城实地考察,开展结对帮扶,与大理州云龙县的帮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积极参与公益慈善。向云南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捐赠5万元帮扶基金;向镇雄“1·22山体滑坡”受灾群众捐赠5万元现金及家具家电;走进社区开展普法宣讲、中秋重阳慰问社区高龄老人,进行垃圾分类、反电信诈骗宣传等活动,商会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助力高校学子就业。2022年来,与5所高校建立校企合作交流,提供就业指导、发布就业信息,鼓励企业聘用大学毕业生。先后提供2000多个实习岗位,参与17次校园招聘会,解决300余名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们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大局,通过党建、会建融合发展,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致力继续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书记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