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 张明贵、朱琳琳、陈元伟等川商代表提了这些建议
点击关注。这里是川商1月28日,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再部署、再动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施小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包惠,市政协主席张剡,市委副书记陈彦夫出席。施小琳强调,要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以“12345”亲清在线为牵引,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公平的服务,以务实举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城市吸引力,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更加强劲、更加充沛。王凤朝指出,成都将一如既往提供最优质、最高效、最便捷、最精准的服务保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首要位置,营造一流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座谈会上,川商总会秘书长、新希望集团党委书记张明贵,川商总会副会长、科道芯国董事长朱琳琳,2021未来之星TOP20企业海创药业董事长陈元伟分别代表大中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言,结合自身实际讲述对成都营商环境的感受,并就服务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会上,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成都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废宝科技有限公司、金牛区居上优品商行等企业负责人,也针对加快推动国际商贸恢复发展、深化与互联网平台联动合作、建立产业协同推进机制、帮助个体工商户稳岗就业等先后发言。张明贵新希望集团党委书记始创于1982年的新希望集团,立足成都,走向全国,布局全球,已拥有世界第一的饲料产能和中国第一的禽肉加工处理能力,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综合供应商之一。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新希望集团立足农牧行业并不断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农牧食品、乳品快消、智慧城乡、金融投资等相关产业,于2021年首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实现了成都本土企业世界500强零的突破。2022年,集团再次入围世界500强,排名第356位,并入选《财富》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单,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近2800亿元, 增长10%左右。新希望集团党委书记张明贵代表大中型企业发言表示,“作为成都本土企业,新希望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成都营商环境的支撑和助力。”谈感受——“12345”亲清在线的启动,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民营企业实际问题的务实举措,必将进一步提升广大民营企业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民营企业代表,我们感到十分兴奋,备受鼓舞。作为成都培育起来的民营企业,新希望集团将在家乡优化营商环境的进程过程中,做好4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努力当好成都本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着力提升企业的质量与效益,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企业,继续深耕成都,加大新兴产业布局,持续增加对成都的投资。二是努力当好成都营商环境的宣传者。新希望集团的发展就是成都优良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我们将积极主动用新希望的故事讲好成都故事,努力成为成都营商环境的宣传窗口。三是努力当好成都产业建圈强链的引领者。积极发挥40年沉淀的产业优势,重点在食品、乳业、冷链、物流、化工、新材料、城市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构建产业链,打造生态圈,为成都汇聚产业集群。四是努力发挥推动川商繁荣兴业的带动作用。始终不忘家乡发展,积极依托川商总会等社会组织推荐成都,仅2022年促成10余个项目在蓉落地,签约总投资额超过150亿元。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宣传成都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新时效,带动更多川商返乡兴业。提建议——期盼以本次“12345”亲清在线正式启动为契机,全社会更加关心民营经济,更加珍惜奋斗中的民营经济,更加务实地支持民营经济,不断完善对民营经济的培育机制,对民营企业参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机制,对民营企业兑现承诺的督导机制,对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的纾困机制等。建议成都建立对企业(家)战略培育引导机制,把企业(家)培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培养体系统一规划,开展高质量的企业家轮训和交流活动。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成都市的营商环境一定会不断优化,成都完全有希望成为全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示范城市,培育更多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成都提供强大支撑。朱琳琳科道芯国董事长科道芯国在2011年通过招商引资,从深圳来蓉投资,进入成都市以来,在短短十余年间,发展成为一家致力于高集成安全移动支付芯片设计、支付终端制造及行业 IC+IT 集成解决方案提供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也是西部地区唯一拥有国际运营商、物联网高安全GSAM SAS、国际金融高安全VISA、MasterCard、银联高安全认证资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科道芯国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琳琳代表专精特新企业发言表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是永无止境的。”企业在成都的发展,让她深刻体会到成都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全国都是排到前列的”。提建议——朱琳琳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不断创新政务服务。她说,经历几年疫情,很多企业遭遇困难,希望政府能够更多关心企业,通过持续优化的政务服务,更加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在她看来,提高发展质量的关键是要抓住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在具体的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可以把各行各业的企业进行分类,特别是成都的优势产业,要体现专业度,让成都的科研院所、优势知识产权等发挥价值,体现到对企业的扶持政策上,体现到硬实力的锻造上,像正在推进的产业建圈强链,不断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朱琳琳还建议,要在人才的聚集上拿出“真金白银”。人才是真正推进产业最为重要的力量,引进人才、带来团队,有助于构建更强的知识体系和产业圈。通过十余年的发展,科道芯国引进了非常优秀的海外人才和团队到成都。同时,增强抓落实的执行力,能够更细致地建立一些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等,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陈元伟海创药业董事长作为成都市本土创新药企业,海创药业从出生、发展、壮大到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海创药业已成为西部地区首家用中国I期临床数据直接进入美国III期临床药物研究的海归创业、创新药物公司,目前在研产品10项,获国际国内授权发明专利80项。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元伟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代表发言表示,“海创药业近3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8亿元,自主研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西部地区首个中美双报1类创新药,治疗前列腺药物HC-1119计划今年申报新药证书。”谈感受——“自2013年回国创立海创药业以来,我们遇到过不同的挑战,比如2018年的资本寒冬,公司核心产品即将进入Ⅲ期临床研究,资金缺口较大,我们冲破了重重难关,终于融资成功,受到众多知名投资人如复星医药、泰格医药、成都高投等机构的投资,并一路走到今年4月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从2018年到2022年,企业总共融资了25亿元投入到成都市的建设,目前正在成都建造一个9万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和营销公司。”陈元伟说。据介绍,在这一过程中,海创药业受到了来自成都市政府各级部门多样化、精准化的有效支持,比如在成都“科创通”平台建设,“科创贷”等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先后获得超过2000万元的金融支持,让海创药业有效破解了科创资金的难题,实现了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除此之外,在人才引进、人才协作方面,海创药业核心团队连续3年获得科技部引智项目支持,并在市级配套政策中获得了重大科技创新、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研发准备金等产业政策支持。成都市的人才政策,也帮助企业吸引了海归人才来蓉发展,目前公司已经有10位海归人才。“海创药业是非常幸运的。”陈元伟说,“在成都孵化载体、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2021年,海创药业被认定为成都高新区潜在独角兽企业,2022年4月正式上市,成为科创板上市企业。”提建议——陈元伟从世界城市格局审视成都,认为成都有人才优势、地理优势等,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成都市生物医药在最近几年迅猛发展,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也有很多家,海创药业就是第八家高新区培养的科创板的上市企业。在会上,陈元伟代表创新药企业提出了两点建议。“要加强创新药品种上市支持,希望药检机构对在蓉创新药产品上市给予更多支持,共同打造和优化创新生物医药产品上市流程,从机制层面对成都生物医药创新给予支持。”陈元伟说。陈元伟还在强化创新药品产业化支撑服务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支持创新药产业化服务机构发展,为创新型医药企业提供生产制造服务、药品注册服务、临床咨询服务等药品产业化过程中所急需的专业服务。”陈元伟表示,未来,海创药业将坚持以创新人才为本,助力区域产业生态优化,围绕生命健康领域,积极开展创新探索,开发优质创新药物以解决未满足的重大临床需求,推动中国创新药从成都走向世界。文章整理来源于成都发布、成都日报锦观世界名酒五粮液邀您共赏川商风采媒体合作 | 13540010045(微信同号)品牌合作 | 15882293960(微信同号)
2023-01-29